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人民防空办公室
  • 扶贫开发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栏目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安全监管
公众参与
服务大厅
机关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中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大油田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0-12-29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12月27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数字化显示屏上油气生产曲线跨上6000万吨高点,(达到6000.08万吨,其中生产原油2451.8万吨、生产天然气445.31亿立方米)至此,中国石油工业新的里程碑诞生,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增储上产最快的油田。自2012年跃居我国第一大油气田,2013年建成西部大庆之后,2019年跨越国内油田历史最高峰,今年攀上中国石油工业新高度,创造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田高效开发奇迹。

      长庆油田开发的是国际上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田,其显著特点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

       从低渗透油田起步,突破特低渗、再战超低渗、解放致密气,到实现页岩油规模有效开发,长庆油田先后近50年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储量超4亿吨级西峰油田,勘探上就经历过三次失败;攻坚储量5亿吨姬塬油田,曾六次无功而返。技术人员坚守高原大漠,数十年专注于地质演化规律、油气生成基础研究,形成了快速获取油气资源的五大原创性理论认识,终于掌控了盆地油气资源主动权。累计探明石油储量59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4万亿立方米。

       近两年,石油勘探在甘肃庆阳发现储量规模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天然气勘探在陇东和宁夏新发现两个千亿方含气区,并在靖边气田西侧获得探明储量2124亿方碳酸岩大气区;风险勘探在我国北方擒获首口海相页岩气高产井。资源优势的积累,让长庆如今在6000万吨巨大体量上,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长庆油田发展来之不易,安塞油田从发现到规模开发,前期技术攻关就花了8年时间,开创了我国特低渗油田经济有效开发之先河。新世纪初,技术人员在毛乌素沙漠历经6年实践探索,才使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苏里格气田实现效益开发。

       在近两轮国际超低油价倒逼下,长庆油田不断挑战“非常规”油气开发极限,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掌握了水平井优快钻井、体积压裂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了致密气、页岩油开发世界难题,让“三低”油气藏爆发出巨大能量。先后建成国家级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30亿立方米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加快了挺进6000万吨的速度,引领我国油气开发进入“非常规”时代。

       面对“三低”油气田“多井低产”现实,长庆油田探索形成了五大类低渗透油气田低成本开发模式,确保企业发展始终沿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方式转变。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集成创新的900多项适用技术,嵌入油气田建设、生产、管理关键环节,驱动油气开发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拉动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缓解了油气开发成本压力,有效对冲了历次国际油价暴跌带来的经营风险。

       长庆油田已累计给国家贡献油气产量超过7.6亿吨。一个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的长期稳产上产,让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有了更多话语权。基于资源优势的积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低成本模式的创新,长庆油田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把油气年产量提升到6800万吨。

       长庆油田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既是我国油气重要接替区,也是中亚油、气进入东南沿海必经之地。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担负着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超过445亿立方米的年产天然气量,给京津冀地区和陕甘宁蒙区域,形成了安全稳定的气源地。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气以来,已累计生产天然气4683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了5.62亿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物15.29亿吨,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

上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召开“十三五”自治区能源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十四五”能源发展思路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 重磅!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发电
  • 国家能源局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国务院各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信访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出入境管理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国家公务员局 国家档案局 国家保密局 国家密码管理局
  • 各盟市能源局(发改委)网站
    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呼伦贝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通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赤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锡林郭勒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乌海市能源局 乌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政府网站工作年报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联系电话:0471-6659443

蒙ICP备19004088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1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91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菜单
    ×
  •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安全监管
  • 公众参与
  • 服务大厅
  • 机关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中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大油田

发布时间: 2020-12-2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2月27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数字化显示屏上油气生产曲线跨上6000万吨高点,(达到6000.08万吨,其中生产原油2451.8万吨、生产天然气445.31亿立方米)至此,中国石油工业新的里程碑诞生,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增储上产最快的油田。自2012年跃居我国第一大油气田,2013年建成西部大庆之后,2019年跨越国内油田历史最高峰,今年攀上中国石油工业新高度,创造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田高效开发奇迹。

      长庆油田开发的是国际上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田,其显著特点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

       从低渗透油田起步,突破特低渗、再战超低渗、解放致密气,到实现页岩油规模有效开发,长庆油田先后近50年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储量超4亿吨级西峰油田,勘探上就经历过三次失败;攻坚储量5亿吨姬塬油田,曾六次无功而返。技术人员坚守高原大漠,数十年专注于地质演化规律、油气生成基础研究,形成了快速获取油气资源的五大原创性理论认识,终于掌控了盆地油气资源主动权。累计探明石油储量59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4万亿立方米。

       近两年,石油勘探在甘肃庆阳发现储量规模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天然气勘探在陇东和宁夏新发现两个千亿方含气区,并在靖边气田西侧获得探明储量2124亿方碳酸岩大气区;风险勘探在我国北方擒获首口海相页岩气高产井。资源优势的积累,让长庆如今在6000万吨巨大体量上,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长庆油田发展来之不易,安塞油田从发现到规模开发,前期技术攻关就花了8年时间,开创了我国特低渗油田经济有效开发之先河。新世纪初,技术人员在毛乌素沙漠历经6年实践探索,才使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苏里格气田实现效益开发。

       在近两轮国际超低油价倒逼下,长庆油田不断挑战“非常规”油气开发极限,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掌握了水平井优快钻井、体积压裂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了致密气、页岩油开发世界难题,让“三低”油气藏爆发出巨大能量。先后建成国家级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30亿立方米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加快了挺进6000万吨的速度,引领我国油气开发进入“非常规”时代。

       面对“三低”油气田“多井低产”现实,长庆油田探索形成了五大类低渗透油气田低成本开发模式,确保企业发展始终沿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方式转变。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集成创新的900多项适用技术,嵌入油气田建设、生产、管理关键环节,驱动油气开发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拉动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缓解了油气开发成本压力,有效对冲了历次国际油价暴跌带来的经营风险。

       长庆油田已累计给国家贡献油气产量超过7.6亿吨。一个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的长期稳产上产,让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有了更多话语权。基于资源优势的积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低成本模式的创新,长庆油田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把油气年产量提升到6800万吨。

       长庆油田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既是我国油气重要接替区,也是中亚油、气进入东南沿海必经之地。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担负着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超过445亿立方米的年产天然气量,给京津冀地区和陕甘宁蒙区域,形成了安全稳定的气源地。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气以来,已累计生产天然气4683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了5.62亿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物15.29亿吨,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


附件: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联系电话:0471-6659443

蒙ICP备19004088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1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