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长辈版 登录/注册 无障碍浏览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人民防空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保局
  • 信访局
栏目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安全监管
公众参与
服务大厅
机关党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暖心专区 登录/注册 政务微信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人民防空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安全监管
  • 公众参与
  • 服务大厅
  • 机关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内蒙古新能源新材料向“新”而行逐“绿”进发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07-03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保存

6月30日,汽车行驶在呼和浩特市高架路网互联互通立交上。记者怀特乌勒斯摄

  盛夏六月,姹紫嫣红。在草原最美的季节,迎来了一场世界级盛会——6月28日—29日,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在鄂尔多斯市隆重开幕。

  “倍感振奋”“如沐春风”“给能源企业带来巨大的信心和无限的能量。”前来参会的能源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

  本次盛会之于内蒙古意义非凡。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世界级盛会上,来自全球的业界精英、企业翘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技术、产业、政策、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为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凝聚共识、集聚智慧。

  在顶级大咖的思维碰撞中,内蒙古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近年来,内蒙古一方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老树发新芽”,瞄准“煤头化尾”,延伸煤基产业链条,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精深加工度;另一方面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一手抓开发利用,一手抓装备制造,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铿锵激越。

  能源产业是我区起家的产业,更是当家的产业,只应做大做强、不能做小做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瞄准“煤头化尾”,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

  在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现场,吊塔林立,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和全球规模最大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制烯烃项目,为全国煤化工产业树立起新的风向标。

  “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替代石油164万吨,减少煤炭消耗2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1万吨,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超600亿元。”项目负责人介绍。

  瞄准“煤头化尾”,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这既是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的关键抓手。

  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现代煤化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目前,内蒙古煤炭资源探明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远景储量1万亿吨,占全国远景储量的四分之一。鄂尔多斯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探明储量2383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具有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独特优势。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源转化增值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把资源转化增值这篇文章做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为内蒙古能源转型把脉定向。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近年来,内蒙古高质量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发展。

  鄂尔多斯市大力构筑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至2021年的69.9%,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1%。先后引进实施煤炭精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构筑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实现煤化工产业纵向梯度增值,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

  乌海市按照“巩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战新、拓展装备、优化传统”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全产业链群,聚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焦化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加速高质量发展步伐。

  如今,内蒙古上下已形成广泛共识:能源产业是我区起家的产业,更是当家的产业,只应做大做强、不能做小做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

  目前,全区煤制气产能居全国第一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产能均居全国第二位,焦炭产能居全国第三位。内蒙古正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

  内蒙古既能“点煤成金”,更可“追风逐日”,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最优选择,也是全国能源一盘棋指导下的历史重任——聚焦风光氢储,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内蒙古是一座能源“宝库”,既有“羊煤土气”,更有“风光无限”;内蒙古更是一片能源发展“沃土”,既能“点煤成金”,更可“追风逐日”。

  走进位于鄂尔多斯市零碳产业园的远景动力鄂尔多斯零碳智能电池工厂,生产线上一块块方壳磷酸铁锂电池正源源不断产出。

  2022年4月,鄂尔多斯市政府携手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全球首个真正落地的零碳产业园。

  园区基于“新型电力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创新支柱而打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北方地区最大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国内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工厂、全国最大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和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已成为零碳产业园对外展示的三张“金名片”。

  零碳产业园的发展,是内蒙古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生动实践。如今,在内蒙古,更多的城市、工厂贴上了“零碳”的标签。

  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最优选择,也是全国能源一盘棋指导下的历史重任。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2022年以来,在“沙戈荒”地区规划了超过9000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风光制氢一体化等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

  在加快加大新能源开发的同时,全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4个基地为基础,以风光氢储4条产业链为重点,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目前已基本实现新能源全产业链贯通,已形成风电装备整建制配套能力500万千瓦,光伏组件供给能力1000万千瓦,制氢设备年产能50台套,储能设备生产能力可满足13万千瓦时装机需求。

  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已达到6809万千瓦,发电量722亿千瓦时、外送量156.4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外送量“三个全国第一”。

  如今,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内蒙古锻造发展优势的新赛道。内蒙古提出了更高远的发展目标,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超过1.35亿千瓦、发电量达3200亿千瓦时、外送量达1200亿千瓦时。

向“新”而行,逐“绿”进发。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优势尽显、未来可期。

原标题:从世界级盛会看内蒙古的能源革命——内蒙古新能源新材料向“新”而行逐“绿”进发

  • 国家能源局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国务院各部门网站 国务院各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信访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出入境管理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国家公务员局 国家档案局 国家保密局 国家密码管理局
  • 各盟市能源局(发改委)网站 各盟市能源局(发改委)网站
    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呼伦贝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通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赤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锡林郭勒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乌海市能源局 乌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政府网站工作年报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联系电话:0471-6659443  网站支持IPV6

蒙ICP备19004088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10号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1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91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

政府网站找错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菜单
    ×
  •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安全监管
  • 公众参与
  • 服务大厅
  • 机关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内蒙古新能源新材料向“新”而行逐“绿”进发

发布时间: 2023-07-03 来源: 内蒙古日报

6月30日,汽车行驶在呼和浩特市高架路网互联互通立交上。记者怀特乌勒斯摄

  盛夏六月,姹紫嫣红。在草原最美的季节,迎来了一场世界级盛会——6月28日—29日,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在鄂尔多斯市隆重开幕。

  “倍感振奋”“如沐春风”“给能源企业带来巨大的信心和无限的能量。”前来参会的能源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

  本次盛会之于内蒙古意义非凡。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世界级盛会上,来自全球的业界精英、企业翘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技术、产业、政策、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为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凝聚共识、集聚智慧。

  在顶级大咖的思维碰撞中,内蒙古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近年来,内蒙古一方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老树发新芽”,瞄准“煤头化尾”,延伸煤基产业链条,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精深加工度;另一方面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一手抓开发利用,一手抓装备制造,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铿锵激越。

  能源产业是我区起家的产业,更是当家的产业,只应做大做强、不能做小做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瞄准“煤头化尾”,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

  在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现场,吊塔林立,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和全球规模最大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制烯烃项目,为全国煤化工产业树立起新的风向标。

  “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替代石油164万吨,减少煤炭消耗2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1万吨,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超600亿元。”项目负责人介绍。

  瞄准“煤头化尾”,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链。这既是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的关键抓手。

  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现代煤化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目前,内蒙古煤炭资源探明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远景储量1万亿吨,占全国远景储量的四分之一。鄂尔多斯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探明储量2383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具有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独特优势。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源转化增值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把资源转化增值这篇文章做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为内蒙古能源转型把脉定向。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近年来,内蒙古高质量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发展。

  鄂尔多斯市大力构筑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至2021年的69.9%,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1%。先后引进实施煤炭精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构筑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实现煤化工产业纵向梯度增值,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

  乌海市按照“巩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战新、拓展装备、优化传统”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全产业链群,聚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焦化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加速高质量发展步伐。

  如今,内蒙古上下已形成广泛共识:能源产业是我区起家的产业,更是当家的产业,只应做大做强、不能做小做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

  目前,全区煤制气产能居全国第一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产能均居全国第二位,焦炭产能居全国第三位。内蒙古正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

  内蒙古既能“点煤成金”,更可“追风逐日”,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最优选择,也是全国能源一盘棋指导下的历史重任——聚焦风光氢储,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内蒙古是一座能源“宝库”,既有“羊煤土气”,更有“风光无限”;内蒙古更是一片能源发展“沃土”,既能“点煤成金”,更可“追风逐日”。

  走进位于鄂尔多斯市零碳产业园的远景动力鄂尔多斯零碳智能电池工厂,生产线上一块块方壳磷酸铁锂电池正源源不断产出。

  2022年4月,鄂尔多斯市政府携手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全球首个真正落地的零碳产业园。

  园区基于“新型电力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创新支柱而打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北方地区最大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国内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工厂、全国最大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和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已成为零碳产业园对外展示的三张“金名片”。

  零碳产业园的发展,是内蒙古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生动实践。如今,在内蒙古,更多的城市、工厂贴上了“零碳”的标签。

  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最优选择,也是全国能源一盘棋指导下的历史重任。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2022年以来,在“沙戈荒”地区规划了超过9000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风光制氢一体化等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

  在加快加大新能源开发的同时,全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4个基地为基础,以风光氢储4条产业链为重点,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目前已基本实现新能源全产业链贯通,已形成风电装备整建制配套能力500万千瓦,光伏组件供给能力1000万千瓦,制氢设备年产能50台套,储能设备生产能力可满足13万千瓦时装机需求。

  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已达到6809万千瓦,发电量722亿千瓦时、外送量156.4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外送量“三个全国第一”。

  如今,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内蒙古锻造发展优势的新赛道。内蒙古提出了更高远的发展目标,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超过1.35亿千瓦、发电量达3200亿千瓦时、外送量达1200亿千瓦时。

向“新”而行,逐“绿”进发。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优势尽显、未来可期。

原标题:从世界级盛会看内蒙古的能源革命——内蒙古新能源新材料向“新”而行逐“绿”进发


附件: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

联系电话:0471-6659443

蒙ICP备19004088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1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91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